學子風采
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子風采  -  正文
永利本科生團隊在湖北省第14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榮獲一等獎

作者: 時間:2023-06-06 點擊量:

5月28日,由共青團湖北省委、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學生聯合會主辦的湖北省第十四屆挑戰杯·中國銀行中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在武漢紡織大學順利落下帷幕永利本科生團隊參賽作品《共建、共治、共享:基層老年人健康需求的精準供給與協同賦能——基于5省8市的調研在決賽中榮獲一等獎。

 

共建、共治、共享:基層老年人健康需求的精準供給與協同賦能——基于5省8市的調研

負責人:翁佳穎

成員:杜思娴 潘千慧 朱夢雅 楊毅瑩 錢佳美

指導老師:高紅霞 劉晨曦 楊儉

 

 

長期以來,醫管院堅持将實踐教育與雙創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每年動員組建多支社會實踐與創新創業隊伍,導師深度參與,全程精心指導,激發學生創新和實踐潛能,先後斬獲教育部“國創計劃”重點支持領域項目、全國醫學生創新創業論壇“全國優秀項目”、湖北省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連續16年)等獎勵與榮譽。本次獲獎項目指導老師敬業奉獻、經驗豐富、業務過硬,高紅霞教授、劉晨曦副教授指導團隊多次獲評湖北省社會實踐優秀團隊,高紅霞教授曾獲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個人。

 

以盡心助成效:精雕細琢,不斷打磨促深度

該項目基于暑期社會實踐成果展開,并在此基礎上對調研中采集到的基層老年人健康需求與供給的現狀、矛盾、困境和亮點等證據進行重新梳理,深入地探讨基層老年人健康治理的需求與供給的結構性矛盾清晰地界定基層多主體的職能與角色定位創新地提出“協同-主動”的協同共治思路,提出“破窗期-發展期-穩定期”分步走策略提升基層老年人健康治理能力。

備賽期間,團隊成員面臨考試、實習和畢業論文等多重任務,但都努力克服,始終将“精雕細琢”四字刻在心底盡可能呈現更精緻的作品。團隊利用夜晚和周末的課餘時間在學院集中修改,經常奮戰至深夜。整個作品傾注了團隊成員和指導老師大量的心血,從社會調查報告的撰寫到PPT、折頁、海報等美工部分的制作,再到展位的具體布置和最終答辯的語言呈現,都是改了又改,練了又練,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細節。同時,團隊成員在各位專家老師和學院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導下迎難而上,直面項目“痛點“,不斷思考并攻克這些問題以提升項目水平。就拿布展來說,光是展位的設計,團隊就繪制多版手稿,面對展位實地條件的限制積極尋求可行辦法,比如利用燈帶包邊加海綿膠墊高的方式凸顯項目主要成果,力求向評委展現既具可讀性、又具吸引力的作品。

 

用調研助服務:情意融融,暖心陪伴有溫度

“希望你們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堅持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以青春夢想、用實際行為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給 “本禹志願服務隊”的大學生們的回信中的一句話,也代表着對新時期青年人的期望。

調研隻是過程,服務才是目的。團隊成員在兩年調研過程中共走訪了全國5個省,8個市,11個社區/村,橫跨祖國東中西部,與基層群衆自治組織、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以及社會組織、企業等核心主體面對面交流,訪談關鍵人物30名,問卷調查513名老人。在一家家入戶調研的過程中,團隊成員并未把目光局限于機械化填寫問卷更多的是希望通過走訪給老人帶來關愛與陪伴,真正地傳承奉獻精神。

“這些老人大部分都是農村留守老人,他們其實是非常需要人來陪他們聊天的,很多爺爺奶奶都會跟我們聊很久很久……”團隊成員潘千慧說。一題一題耐心解釋,一句一句認真傾聽,想老人所想,愁老人所愁,這樣才能真正走入爺爺奶奶們的内心。

 

“輸血”為“造血”:切實為基,讨論研究提效度

老人們真正需要的服務是什麼?什麼樣的服務才算是“造血“、讓基層老年人健康治理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在整個項目的進行中,團隊成員們讨論的最多的就是這兩個問題。

根據兩實地調研所獲得的資料,團隊深入研究當前基層老年人健康治理供需之間究竟存在何等問題,該如何才能将基層健康服務落到實處、實現效果最大化。研究發現,基層老年人健康治理的供與需存在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需方健康需求特征、内容同供方的健康供給内容、形式等不吻合。其中,人力資源、經濟資源、技術信息是最大的瓶頸,老年人健康意識和能力約束基層健康治理效果。團隊成員們在充分的前期調研基礎上,方提出治理建議,為健康中國的建設貢獻綿薄之力。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團隊取得的成績都是調研的兩年來一點一點積起的“小流”團隊在學校團委和學院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指導老師們的幫助下,不斷努力成長,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心用情做好調查研究,以實幹盡顯新時代大學生社會擔當!

 

版權所有:中国·88858cc永利(股份公司)官方网站-WeChat百科
地址:武漢市硚口區航空路13号88858cc永利官网5樓
郵編:430030
電話/傳真:027-83692727
學院郵箱:mms@hust.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