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喬健教授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現北大醫學部),赴美後獲得爾灣加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和洛杉矶加州大學醫療衛生管理碩士(MPH)學位,當前擔任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研究員。鄧教授多年擔任美國大型醫療保險公司高管,對美國的醫療服務體系,尤其是醫療保險,醫生和醫院之間的合同設計、談判、醫院的經營和管理有着廣泛和深入的了解。鄧教授根據自己在美國的從業體會撰寫了一系列關于介紹美國醫保、醫院和醫生的文章,受國内外媒體多次報道,并多次應邀在國際醫療會議上發表演講。此次來訪永利,鄧教授主要開展以下活動:(1)與學院領導及衛生管理系教師座談,讨論科研合作、學術交流和聘任兼職教授相關事宜;(2)由永利博士生嶽靖凱帶領參觀同濟醫學院、同濟醫院,了解百年同濟的曆史,雙方進一步溝通,為中國的醫療衛生體系發展與改革提供建議。
來訪成果
鄧教授在永利的學術講座中,圍繞“健三角-美國醫療體系的支柱和互動”的主題,根據自己多年的從業經驗,結合當前中國DRG付費方式改革的背景,與永利教師和學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論。
1.鄧喬健教授從美國醫療服務産業框架開始介紹,美國醫療服務産業資金主要來源于商業醫保、政府醫保和個人支出,醫療服務産業支出主要流向醫院服務、醫生和診所、處方藥、政府和醫保管理費用,并通過與中國的對比,分析了兩國未來醫療服務産業的發展趨勢。
2.鄧喬健教授接下來介紹了美國醫院、醫生和醫保的關系,醫院為醫生提供場地、設備和護士,醫生為醫院提供診療專業技能,醫保為醫院提供簽約、支付等服務,醫院是受保人,醫保為醫生提供簽約、支付等服務,醫生是受保人。此外,鄧教授還介紹了美國醫生的職業現狀、美國分級診療的模式、美國醫院的特點、美國醫保的特點等。
3.鄧喬健教授繼續又介紹了美國醫保的發展、美國醫保的險種、支付方式、面臨的挑戰,并對美國醫保的各種模式進行了述評。
4.在會議的最後,鄧教授根據中國醫改的情況,結合美國的實踐經驗,提出了一些參考建議,如大力發展商業醫保,促進醫生執業獨立化,醫院功能的重新定位,發展信息化等。各位老師和同學們踴躍提問,就美國醫療體系和中國醫改與鄧教授積極溝通交流。
來訪後期展望
此次來訪,雙方探讨了美國醫療服務體系的發展、優秀的管理經驗和面臨的困境,探讨深化醫改背景下中國未來的醫療體系發展之路。從美國的醫保出發,結合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探讨政府醫保的管理模式和方向,對未來中國商業醫療保險的發展構想等。此外,根據時下熱門的關于DRG付費方式改革的研究,雙方也交流了支付方式改革的“美國經驗”,通過對美國多種付費方式優勢劣勢的讨論,為我國下一步推進醫保付費方式改革和醫療衛生體系發展改革提出創新構想和參考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