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号,由共青團88858cc永利官网委員會主辦,88858cc永利官网承辦的“同濟之春”青年科技文化節之第十屆“春之約”辯論賽決賽在同濟醫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校學生工作處常務副處長鄧靜萍、校團委副書記李劍如、各院系黨總支副書記及分團委書記到場觀看比賽。
比賽開始前,校團委副書記李劍如緻辭,他對到場的領導、嘉賓、評委、觀衆表示了歡迎和感謝。他強調,辯論賽能夠鍛煉同學們的思辨能力,提升大家的人文素質,是展示個人能力的一個良好平台,他預祝比賽圓滿成功。
本次辯論賽從5月22日開始,經初賽、複賽到最後的決賽,曆時三周,共有8個院系的代表隊參加了比賽,經過激烈的角逐,第一臨床學院和第二臨床學院進入決賽。決賽的主題是“成功是否可以複制”。正方為第一臨床學院,他們的觀點是“成功可以複制”;反方是第二臨床學院,他們的觀點是“成功不可以複制”。在雙方辯手自我介紹後,比賽正式開始。首先,由正方一辯李季同學作開篇陳詞。他将成功與魔術表演進行類比,提出“善于總結、利用他人的經驗,就能獲得成功”這一觀點。他還用騰訊公司通過模仿獲得成功的例子,說明不同人的經曆、成果、處境具有相似之處,因此複制可以避免走彎路,是成功的一條捷徑。緊接着是反方陳詞。反方一辯鮑璇同學從定義出發,明确了複制不等于借鑒,并通過“事物之間有差異性”、“成功經驗有保質期”等觀點論證了“成功不能複制,複制的不是成功”。接下來是攻辯環節,雙方二、三辯分别選擇對方二、三辯進行問答。正方首先利用“太陽”一次具有多種含義的觀點類比“複制”,指出“複制”不是簡單的重複、抄襲。反方則引用東歐各國照抄蘇聯制度而導緻國家解體的例子論證了成功要重視個體的差異性。雙方圍繞着“複制”與“借鑒”的含義進行攻辯,時而抛出伊利與蒙牛的例子,時而提出引用“先來後到”的俗話,思維之機敏、言語之犀利,不時引來陣陣掌聲。緊接着是最激動人心的自由辯論環節。正方二辯張巧同學從自己的發型與對方一辯相同這個角度出發,說明複制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而反方一辯也不甘示弱,立即指出自己并非複制他人的發型,隻是巧合。一來一往,逗得不少觀衆捧腹大笑。之後,雙方你來我往,針鋒相對,從學習曆史的意義,說到東施效颦的尴尬,甚至論及豆腐在中國與日本的流行。正方的強大氣勢,淩厲進攻,反方的機敏靈巧、從容不迫,都給在場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賽的最後,由正反雙方進行總結陳詞。反方四辯祁磊同學首先總結。他指出了正方的三個錯誤,并從成功的保質期、個體的獨特性、創新才能成功三個角度重申了己方觀點:成功不可複制。正方四辯羅琪星同學則從“複制”、“成功”的内涵入手,強調了針對自身的能力、處境,有選擇性地複制他人經驗,就能成功,并指出複制與創新并不矛盾。
比賽結束後,由同濟才子王智平老師進行點評。他首先肯定了正反雙方的優點:正方強調了成功的共同性、強調了複制是捷徑的觀點;反方則提出了人的差異性、創新的時代要求。雙方在這些觀點上反複争奪、思維敏捷,風趣幽默,留下了許多亮點。同時他也指出了比賽中的一些遺憾:立論不夠堅實、定義的限定不夠明确、論據欠充足、有離題現象等。
最後,由主持人宣布比賽結果。本次比賽的獲勝方是正方第一臨床學院代表隊;本場最佳辯手是反方二辯、第二臨床學院楊亞龍同學。随後,分别由學工處鄧靜萍處長、基礎醫學院周新宇書記、第一臨床學院劉亞玲書記給冠軍隊、亞軍隊、最佳辯手頒獎。在觀衆們的熱烈掌聲中,比賽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