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1日,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Frank van Harmelen和Annette ten Teije兩位教授應邀來永利進行講學和學術交流。
Frank van Harmelen教授,曾為On-To-Knowledge 項目負責人,是當今語義網 中的OWL 語言創始人之一。主要研究興趣包括近似推理、語義技術、醫學信息系統等。已出版了在元水平推理,基于知識的系統以及語義技 術方面的著作三本,發表300 多篇學術論文。其中一本著作《Semantic Web Primer》被翻譯成西班牙語、日語、漢語和韓語等多個國家的語言并被多所大學使用,此書被看作是語義技術方面 的第一本教材書。曾負責過第一個語義網項目On-To-Knowledge 并是OWL(Web Ontology Language)語言的設計者一,作為負責人之一領導歐盟第七框架項目“The Large Knowledge Collider (LarKC): a platform for large scale integrated reasoning and Web-search”(大規模知識對撞機:推理和Web 搜索集成平台)。Van Harmelen教授的論文廣泛被同行應用。根據Scholarmeter的數據,van Harmelen教授的H指數高達60,總引用數達22014。他同時被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列為近10年來被引用最高的前100名計算機科學家之一。
Annette ten Teije教授的研究興趣為診斷知識庫的自動布局。 她已經發布了超過80篇的研究論文,其中許多論文發表在主流期刊和會議上面。她所從事的相關工作包括知識庫的安全性質,網路服務的自動布局。曾領導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團隊參加歐盟第六框架項目ProtocureII,主要從事醫學指南與協議的形式化和驗證。她參與歐盟WS-DIAMOND項 目,負責網絡服務的自我治 療。目前領導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團隊參加歐盟第七框架重大醫學語義技術EURECA項目。
Frank van Harmelen教授和Annette ten Teije教授本次受永利醫藥信息管理系馬敬東主任邀請,展開國際化課程教學,并交流其國際項目的最新研究成果。Frank van Harmelen教授從現代藥物數據挖掘的角度結合語義網技術,介紹了the OpenPHACTS的藥物數據平台。他詳細講解了數據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數據起源、數據注入、數據分享、數據标準化和數據獲取,并介紹了相關标準。他的演講富有激情,生動活潑,不乏幽默,引起了極大的反響。Annette ten Teije教授介紹了臨床指南模型的構建,她提到臨床指南在循證醫學中至關重要,通過計算機協助進行臨床指南的更新,同時可以根據病人個人的病情建立個人化指南。她重點讨論了臨床指南的更新,臨床路徑的病人數據收集,評價護理質量等相關問題。Annette ten Teije教授的獨特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激發與會者的極大興趣,學院師生踴躍提問,與Annette ten Teije教授進行了積極的交流和探讨。
醫管院50餘名師生參加了本次活動。大家普遍反映受益匪淺,特别是在研究領域與研究方法方面受到較多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