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農村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赴河南息縣調研

作者: 時間:2014-09-21 點擊量:

2014911-12日,醫管院農村衛生發展研究中心7名研究人員赴河南息縣調研。與息縣衛生局合管辦彙報交流,并實地考察了息縣人民醫院和頂店鎮鄉鎮衛生院。

息縣是河南省貧困縣,農業人口86萬。現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71所,其中縣級6所,鄉鎮衛生院20 所,村衛生室343所。在新醫改推進過程中和衛XI項目支持下,息縣開展了一系列農村衛生改革創新實踐,在協作醫療、綜合支付和衛生系統信息化建設方面富有特色和社會影響。

2012年息縣成功實施了以“政府購買、路徑分類、綜合考評、績效支付、合同管理、多方監管”的綜合支付改革運行新模式。逐步完善綜合支付制度改革制度建設,明确了政府、經辦機構、醫療機構、患者之間的職責和義務,探索了以質量管理、購買服務、分類支付、綜合監管、信息對等的“五位一體”綜合管理模式。逐步從住院向門診患者覆蓋,由按病種分組分類支付轉向混合支付。目前臨床路徑下按病種分組分類管理(即綜合支付制度改革已在全縣醫療機構鋪開,實施綜合支付管理的病種292種,包括縣級188種和鄉鎮104種(實施住院路徑56種、門診慢性病和急重症病路徑21種、門診診療處方27種),2014年病種覆蓋率(實施綜合支付患者占住院患者比例)鄉鎮衛生院達96.5%、縣級醫療機構達76.1%。綜合支付制度的實施,促進了醫療機構内部醫療質量管理、績效管理、價格管理、分配管理、收支核算、财務管理、人事等管理模式,運行機制發生了根本變化,為公立醫院改革奠定的堅實基礎。

從政府管理“健康”出發,以患者需求為中心,整合全縣醫療衛生資源,重組三級衛生網絡,實施按病種分級診療,為患者提供連續性、一體化的全程醫療服務與健康管理的運行機制。探索實施了“政府購買、分級診療、分段服務、合同管理、績效支付”的協作醫療服務新模式,實現健康與疾病連續化診療管理,取得初步成效。在實行縣、鄉、村協作醫療的基礎上,明确各級醫療機構的責任,實行首診負責制和醫療質量上級負責制,一個核心臨床路徑走到底的分級診療,堅持分段服務、合同管理、績效支付的原則,把新農合、公共衛生資金有機融合,發揮縣、鄉、村三級醫療資源優勢,最大程度的方便患者,降低就醫成本。有效遏制了醫療費用增長速度,提升了縣内診療服務水平,新農合患者縣外就診比例由2011年的29.3%下降至2013年的16.8%

從解決實時有效的現代管理入手,構建了“息縣新醫改信息導航系統”。把公衛服務、綜合支付、診療路徑、協作醫療、基藥管理、内部管理、信息統計、新農合等一系列改革創新活動,進行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形成了與改革創新活動同步,能滿足本地實際工作需要,融縣、鄉、村為一體的縣域衛生信息系統。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實現了基本醫療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新農合管理的互聯互通,極大地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促進了衛生服務質量管理,為衛生決策提供了即時信息。

版權所有:中国·88858cc永利(股份公司)官方网站-WeChat百科
地址:武漢市硚口區航空路13号88858cc永利官网5樓
郵編:430030
電話/傳真:027-83692727
學院郵箱:mms@hust.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