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醫管院聯合武漢市衛生健康信息中心,開展《健康數據治理與系統設計實踐》雙師同堂實踐教學活動。課程由醫藥信息管理系主任沈麗甯教授與行業導師左秀然副主任帶領的課程教學團隊共同設計,信息中心技術專家、數據平台運營人員及學院師生共40餘人參加,通過“理論講授+基地實訓+思辨研讨”三階聯動,探索“學術導師+行業專家”雙師協同育人新路徑。
理論築基:數據治理的頂層設計與實踐路徑
沈麗甯教授系統講解了數據治理與衛生健康信息化的核心概念與實踐應用,涵蓋數據采集、管理、标準化、安全、信息系統規劃及衛生健康信息化标準相關内容,這些理論知識為學生理解數據治理的全貌奠定了堅實基礎。
左秀然副主任以實戰視角切入,依托武漢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設案例,解碼數據治理從理論到落地的關鍵躍遷。她将抽象的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體系具象化為“數據質量動态評分表”“主數據管理駕駛艙”等工具,通過平台實時調取互認共享數據流,直觀展現标準先行、以用促治的治理邏輯。她指出,業務場景是檢驗理論成色的試金石。
兩位教師通過“學術框架解剖-業務案例反哺”的聯動講授,幫助學生建立“知”與“行”的聯結。
思辨交鋒:學生提問聚焦數據空間與AI賦能
在交流環節,學生們圍繞數據治理的創新方向和技術痛點踴躍提問。左秀然副主任針對“數據分類分級管理過程中業務方和數據治理方如何協調”“健康數據空間建設對現有治理體系的新要求”“AI技術如何助力數據治理”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解答。她指出,數據分類分級應由安全小組負責,業務場景能夠更好地确定未來數據治理的方向;健康數據空間的核心是“可信流通”,需在數據産權與交易制度、跨域數據标準、全生命周期安全治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應用于數據治理領域的 AI 需具備數據分類分級、數據資産管理、數據安全監測等能力,成為治理的“智慧助手”。
技術賦能:平台運營實戰演示
為進一步深化理解,信息中心數據平台運營人員進行了系統演示。通過實時操作武漢市健康雲平台,直觀展現了數據從采集、清洗、存儲到分析應用的全流程,并重點解析了“動态評分規則”在質量監控中的落地邏輯。師生們圍繞數據資産目錄構建、多模态數據融合等細節展開讨論,現場氣氛熱烈。
展望未來:以實踐驅動創新
活動尾聲,沈麗甯教授做總結,他表示本次實踐學習既夯實了理論根基,又打開了技術視野。雙師課堂不是簡單的“1+1授課”,而是通過産學研生态共建,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他勉勵學生不僅要将前沿治理理念融入科研研究,還要通過實踐進一步提升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未來,學院将持續深化與醫療衛生機構合作,搭建“學術-行業”對話平台,助力健康數據治理體系邁向“智治”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