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硚口區的老年公寓義務勞動,其中一個細節給我很大的震撼,讓我不得不擁文字的方式将之記錄下來,與每一個同濟人共勉,與每一個醫管人共勉。
在與老人聊天的過程中,當一個老人得知我們是同濟的學生之後,就随便問了一句,裘法祖大夫是你們學校的吧?我們告知了裘法祖院士已在去年去世的消息後,老人顫抖了一下,說:“他是個好人啊!”然後就去掉眼鏡,在已經是接近幹涸的眼睛裡拭去淚水……
我并不是覺得老人之前不知道裘老去世而感到怎麼怎麼,而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了同濟人的含義,也明白了為什麼每一個同濟人走出去的時候腰闆都挺得那麼直,也第一次深切的體會到一個同濟人内心的自豪。
當初根本就不看好同濟,覺得她離我好遙遠;以前不懂醫管,因為壓根自己就不願承認自己是醫管院的學生。最初是不懂同濟,不懂醫管,而現在兩個月的時間讓我感到如此的自豪與驕傲。
同濟的曆史輝煌我們都聽過很多,但今天老人的落淚讓我再次為裘老的去世傷心之餘,感到更多得是一種無以言表的歸屬感或者是自豪感。同濟的前人打響了同濟的牌子,同濟的後人也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醫管前人打出了醫管的牌子,一貫的後人想的是如何的超越。當聽到别人說同濟的學生工作一半是管院的人在做,管院一半的人都在外面做學生工作的時候,當聽到我們優秀的學長學姐們的經曆,甚至看到07級那些牛學長牛學姐時,我也幹在别人面前說我是醫管的。
真的,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所處的大集體沒有一種認同感或者沒有一種歸屬感時,那種漂流的感覺實在令人糾結。而如今當我慢慢的去了解同濟,慢慢的去了解醫管時,我發現這就是歸屬,我找到了很久沒有的認同感。這種感覺也許就是學長學姐們以前給我們講到的感覺吧,真的很幸運,很幸福,很有前途。
也許我們還需要慢慢的更進一步的去了解同濟,去揭秘醫管,那樣我們會更自豪,更有歸屬感,同時也盼望自己哪一天可以說我是同濟人,我是醫管人。
雖然我也是這裡的一個學生,但我沒有任何的資本或是底氣說自己是同濟人,自己是醫管人。因為每一個同濟人,每一個醫管人都有不為人知的辛酸曆程,他們努力地堅持了下來,挺直了腰闆走想了社會,從此社會的每個角落,都散落着同濟人的聲音,都留下了醫管人的腳步。
我不能說現在自己就是一個同濟人,更不敢說自己就是是醫管人。我隻能牽強的說我是同濟的,我是醫管的。但我知道我要努力的朝那個方向努力,當自己走出校園的時候,可以挺直腰闆大聲說我是同濟人,我是醫管人。
繼承與發揚同濟人,醫管人的傳統,做一個合格的同濟人,做一個名副其實的醫管人。
總會有一天,通過自己的努力,我可以自豪的說:“我是同濟人,我是醫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