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人的一生就是一次很漫長的滑坡過程。我的一輩子實際上隻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使不可能成為可能。——李昌钰
永遠不要說不。要知難而上,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樣才能成功。年輕人要堅守自己的理想,人生需要這樣的挑戰和堅持。——李昌钰
從1963年肯尼迪總統被刺案,1993年克林頓總統醜聞案,到辛普森殺妻案,以及“9.11”事件的法醫鑒定,李昌钰用鑒識科學敲定這段段曆史 。他開創了鑒證科學的新時代,使刑事鑒識科學從過去居于輔助警方辦案的角色,躍升為主導調查辦案的地位。
“使不可能成為可能”
李昌钰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出生于中國江蘇省南通市如臯縣。四歲那年,父親不幸去世,母親含辛茹苦把十三個孩子養大。排行第十二的李昌钰,十八歲考入台北中央警官學校,以第一名優異成績畢業于二十四期刑事系。一九六四年,他帶着兩個箱子和五十美元赴美國留學。兼職三份工作維生的情況下,以兩年半時間修完了四年的大學課程:法律、刑事、生物化學。一九七九年應聘擔任康州刑事鑒識科學化驗室總管。一九九八年六月三十日,他榮任美國康州警政廳廳長,成為全美第一位出任州級警界最高職位的華裔首長。
引用李博士自己的話,“我的一輩子實際上隻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使不可能成為可能。”
兩個箱子,五十美元,三份兼職,李博士笑談那段艱苦求學的曆程,但誰都知道那是一種怎樣的磨煉和涅槃。投身刑事鑒識科學界以來,先後在美國各州與全球十七個國家參與調查六千多起重大刑案,平均每年主持處理三百多個案件。獨立撰寫的及與人合著的專業著作有二十餘本,已發表的論文達兩百餘篇,編輯十種學位專刊。
“這一切怎麼可能?” 但是,請相信這已成事實!
敦促青年:堅守理想
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怎麼辦?
李博士給出的建議是:“永遠不要說不。要知難而上,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樣才能成功。”指出青年要堅守自己的理想,人生需要這樣的挑戰和堅持。
而且他還打比喻說到大學教育的重要性,“人生就如搭火車,經過大學的訓練就等于取得進入火車月台的門票。當然最終搭上哪一班火車,往哪一個方向走,今後的發展都需要自己做決定。但是如果沒有大學教育,就連搭火車的機會都沒有。”
針對年輕人普遍存在的困惑:是否必須擁有很多的金錢才算成功?李博士強調“你需要界定成功對你的意義。做不同的事情會有不一樣的标準,這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他還鼓勵同學們靠自己的努力,辨清将來的方向,而不是純粹期盼,等待幸運。
“科學辦案,明察秋毫”
“科學辦案,明察秋毫。” 李博士堅定這是自己責無旁貸的神聖職責,既不能讓無辜受冤枉,也不能讓壞人逍遙法外。
登上國際刑事科學鑒識界頂尖權威的寶座,赢得檢控雙方、辯方,法院、法官、民衆等各方的尊重與高度信賴,能站立于如此高的高度之上,關鍵在于他堅持作業完全獨立,實行直接向州警察總監報告負責制,鑒定結果絕對不受上級部門的偵辦方向所左右,達到刑事鑒定獨立公正,破案勿枉勿縱。例如:被稱為世紀大審判的轟動全球的前美式足球明星辛普森殺妻案、以微物證據偵破轟動全美的“鋸木機殺妻案”等。不但高效率的破解了無數奇案、疑案和震驚世人的棘手案件,而且使警方準确無誤地将兇手繩之以法。
刑事偵察的第一步是現場的處理采證,一定要确保犯罪現場完整,隻有現場的迹證才是破案的關鍵。而微物證據的搜集、檢測、查核,則要經過實驗室精密的分析。在圖象轉移和痕迹轉移的分析中取得突破,李博士總能出奇制勝破獲許多難以偵破的疑案和懸案。
李博士最大的成就和貢獻是提高了刑事鑒識科學在司法界的地位,使刑事鑒識科學從過去居于輔助警方辦案的角色,躍升為主導調查辦案的地位。
(作者:楊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