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風采
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子風采  -  正文
轉眼一年

作者: 時間:2010-11-03 點擊量:

人生是一個随機變量,總會取到一些出乎意料的值。而我能做的,就是控制好方差,使它不至于偏離我的期望……

-------------題記

忙完了考試,敲定了暑期計劃,吃好了散夥飯,終于有了一個隻屬于自己的晚上,一個人在寝室,靜靜地梳理我大學四分之一的曆程。與其說是給自己一個交代,倒不如說是還一筆債,一筆欠了自己很久的債:這篇文章早在高考完時就想寫的,但一直拖着,拖過那個漫長的暑假,又拖過了一個短暫的寒假。直到今年68号,隐約聽到附中那邊傳出的終考鈴聲,我才猛然發現,轉眼,一年了。

我不禁感到些許驚愕,一篇小東西而已,怎麼就拖了一年。然而想深一點,現在的自己,虧欠一年前的自己的,又何止一篇小随筆呢。一年前的自己,站在教學樓六樓的走廊上,和最要好的兄弟相約考到北京看閱兵,現在他們早已如願,而我最終沒能跨過長江;一年前的自己,在高考結束後肆無忌憚地歡呼,發誓再也不把知識僅僅當成攫取分數的手段,而現在,卻依然要在考前昏天黑地地背書,但求一過;一年前的自己,和幾個同學抱着一大摞傳單去掃街,累得坐在馬路牙子上睡着,期盼着有能力在大學的活動中找到舞台,而現在,卻經常感歎所謂精彩紛呈的活動多少有些名不符實;一年前的自己,通宵達旦地看學校、選專業,憧憬着校風的嚴謹、教授的博學、圖書館的豐厚,而現在,卻總是抱怨圖書館找不到好書。教室裡聽不到好課。這樣的對比來得如此倉促,令我措手不及。我突然生出一種強烈的質疑:這一年,我到底幹了什麼?又收獲了什麼?

這一年,承載着我的許多“第一次”。第一次獨自辦理繁瑣的入學手續,那樣手忙腳亂,丢三落四;第一次住在寝室,看着爸媽走遠,心中竟是五味雜陳;第一次自己買衣服,滿心歡喜地付錢後,卻發現比人家買的貴了不少;第一次自己洗被子,亂搞一通後不得要領,隻能打電話回家求援;第一次在月底前用完了生活費,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月光”的辛酸;第一次擠一個晚上的硬座回家,實實在在地懂得了什麼叫“歸心似箭”;第一次自己拖着行李離開家門、跟家人揮手告别時,既有不舍,又有對前路的期待,那種複雜的心緒,不知道以後還要經曆多少次……把這些“第一次”擺在一起,我發現,出現的最多的字眼是“自己”。

的确,這一年,是我離開父母、獨自生活的第一年。很多以前不會、不懂的事,都在這一年的某一時刻會了、懂了。回想起這些第一次,我甚至不相信自己還曾那麼幼稚。現在的自己,仿佛“老練”一些了,但我仍要感謝這些或尴尬或窘迫的第一次,正是它們鋪就了由青澀到成熟的道路。我永遠忘不了每次離家時父母看我的眼神,他們在為我的成長而感到欣慰,就像雕塑家看着一件業已完成的作品。但我知道,那眼神裡更多的是期待。剛剛一年,自己還很“嫩”,注定還要經曆無數個第一次,或許仍會苦澀不堪,但我還是期待着每個第一次的到來,因為隻有這些經曆,可以讓自己更加成熟,更加獨立,更能承擔責任。

這一年,記錄着我無數的迷茫和思索。對學校的失望、對專業前景的擔憂,曾讓我搖擺不定,覺得前途渺茫;陌生的課程、差勁的分數,曾讓我找不到歸屬感,覺得付出沒有回報;看着别人取得各種成就,想着自己雖忙忙碌碌卻似乎沒得到什麼,又讓我生出一種危機感,覺得自己太平庸;甚至在讀書過程中碰到各種觀點的不同,都讓我困惑不已,分辨不出哪個是對的。這麼多的迷茫每天萦繞于心,一度讓我陷入思維混沌的狀态,有種“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感覺。可是,我漸漸發現,有些問題是沒有所謂正确答案的,總會因人而異。世界隻有一個,可是就像一個多維空間裡可以建立無數個坐标系一樣,每個人看待世界都有自己的角度,站在一個角度去批判另一個角度下的觀點,無異于對牛彈琴。我要做的,不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什麼,而是建立起自己的坐标系,用自己的體系去評判是非、價值。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說自己的話,至于别人怎麼看,我不必管,也管不了。大學與高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你要自己決定自己的部分生活,不再完全按照别人設定的軌道去運行。而當我們踏上社會,這種決定權将擴大為全部,沒有人會再對你負責。因此,我期待着在這四年中學會獨立思考,學會把自己交給自己。

這一年,有那麼一些事讓我心潮澎湃。衛管一班的兄弟姐妹們,還記得在瑜園廣播的那個晚上麼?從晚上7點到午夜12點,我們對着話筒錄了又錄,改了又改,終于有了“春之約”晚會上的成功;社聯信管部的同仁們,還記得在韻苑操場的那一天麼?從下午到晚上,我們把100頂帳篷變成了巨大的迷宮,終于有了文化節開幕式的高人氣;調研中心的組員們,還記得在漢口的那個冬日麼?我們頂着凜冽的寒風,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發放問卷,終于完成了繁重的調研任務。

記得一個學姐說過:“當你進入大三,開始由于種種原因而退出所有組織,獨自一人學習、生活時,你才會發現以前有組織的生活是多麼充實。”我想這大概就是參加各種活動的意義:為了一種充實而有激情的生活。馬上就要“回歸同濟”了,那邊有新的班級、新的院系、新的社聯,而我期待着,更加積極、主動、高效地,在活動中找尋充實和激情。

這一年,有那麼一些人讓我倍感溫暖。那天趙烜回家時,我正在玩電腦。他走過來,說了句:“我走了”,然後手意味深長地拍在我肩膀上。待他走出幾步,我才反應過來,他要回家了,這位略顯内向,但很有主見,讓人覺得很可靠的弟兄,以後可能不再是我的室友了。于是突然想起了和他占位子、上自習、聽講座的日子,一直覺得這麼理所當然,現在卻很懷念。而同樣懷念的,還有同王麗可争論“宿命論”到夜裡兩三點的日子,以及調侃康仔和他的某某某的日子。這些日子我昨天都還在過,可是,從現在起,可能就再也沒有了。生活就是這樣,那些和你走的那麼近的人,也許明天就離你而去了。所以,珍惜才顯得那麼重要。兩個月以後,我又會有另外的室友、另外的同學、朋友,而我期待着,更加開放地和他們交往,學會珍惜。

總之,這一年,欠下的很多,收獲的也不少。梳理之後我才發現,得與失都有些出乎意料。人生大概就是這樣一個随機變量,取值圍繞着期望上下波動,而不能完全符合,正所謂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一年前的自己哪裡會想到,自己會來到一個偏理工的學校,而現在,我已經習慣了自己那張穿着白大褂的照片;一年前的自己哪裡會想到,自己會在學期末考試不及格,但現在,挂科就那麼實實在在地來了……我不知道在以後的漫長人生中還會有多少“意料之外”,但我會坦然地去接受,并永遠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努力,就像開頭提到的那樣:

人生是一個随機變量,總會取到一些出乎意料的值。而我能做的,就是控制好方差,使它不至于偏離我的期望……

(作者:吳思寒)

版權所有:中国·88858cc永利(股份公司)官方网站-WeChat百科
地址:武漢市硚口區航空路13号88858cc永利官网5樓
郵編:430030
電話/傳真:027-83692727
學院郵箱:mms@hust.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