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風采
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子風采  -  正文
學會思考,才能擁有力量————由諾貝爾和平獎想到的

作者: 時間:2010-11-03 點擊量:

諾貝爾獎終于頒給了中國人,擁有中國國籍的中國人。然而這一事件卻并不能令國人歡欣鼓舞,因為頒發的是政治意味濃厚的和平獎,更因為頒給了劉曉波這樣一個敏感人物。在中國,他是煽動暴亂、危害國家安全的罪犯;在西方,他又被說成自由的先鋒、民主的衛士。大褒與大貶的極端對立,反應了中西方巨大的分歧,也使整個事情迷霧重重。但隻要仔細分析這種對立,就不難認清事件的本質:這是中國與西方的又一次鬥争,西方某些人企圖借劉曉波這顆棋子來向中國施壓。新中國成立的六十年來,這種鬥争從未停止,而西方使用“諾貝爾和平獎”這個工具也不是第一次——早在1989年,達賴就得過這個獎。可以說,劉曉波的獲獎已經算不上新鮮了,而這件事對國家産生的危害也是有限的。

然而讓我擔憂的是民衆,尤其是大學生對這件事的反映。消息剛出來時,就像一顆炸彈被引爆,寝室、論壇、貼吧都被炸開了鍋。大家熱烈地讨論着,有說西方怎麼開放的;有說中國政府怎麼不民主的,還有人講述着在二十一年前的那場風波中,劉曉波是怎麼遭迫害的。西方的“盛譽”和政府的掩蓋,給這件事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于是說者繪聲繪色,聽者如癡如醉,大家都很過瘾。但這種熱議持續兩天後就消退了,大家很快有将它遺忘,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事後回想起來,我覺得大家對待這件事的态度就是“圍觀”。所有人都熱衷于傳播各種消息、分享各類帖子,卻沒有幾個靜下心來想想,這個獎頒得對不對,頒了以後會有什麼影響。

其實這件事是很值得深思的:一方面,西方反華勢力的險惡用心值得警惕;另一方面,政府一味掩飾的态度也不夠坦誠。但關鍵是,沒有人去想這些問題。這,才是最大的危機。在我看來,一個民族真正的動力來自于思考,負責地、獨立地思考。如果所有人都隻會袖手旁觀,而缺乏嚴肅審慎的思考,那麼我們的民族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真正有力的思考必須包括兩個要素:負責的态度和獨立的意識。有了負責的态度,才能找到正确的立場,明白是非善惡;有了獨立的意識,才能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被他人利用。有人說,動力來自于民衆的激情。誠然,由激情産生的沖動是有力的,但如果沒有理智思考的約束,這股力量就很可能變為阻力。因此,在思考基礎上産生的激情是最大的動力,而沒有思考的激情則往往成為巨大的阻力。縱觀曆史,從納粹的青年黨衛軍,到日本的“神風敢死隊”,都是充分調動了年輕人的激情,同時最大限度限制了他們的思考。這種畸形力量對曆史産生了多大的破壞與阻礙,無須贅述。總之,學會思考,我們才能擁有力量。

在如今這個和平競争的年代,我們更要懂得用思考來推動國家的進步。我們擁有着完全不同于别國的廣袤國土、悠久文化、巨大人口。這決定了我們不能通過複制哪個國家的模式來變得強大。劉曉波那種完全否定中華文明的觀點隻能在反華勢力哪裡邀寵,于國于家完全無用。但同時,現在國家的問題、漏洞太多,迫切需要找到一條符合自己特點的道路,并随時修正,才能獲得長足的、持久的發展。而這一切,都依賴于每一個人負責地、獨立地思考,以尋找解決方案。袖手旁觀不可取,盲目沖動更不可取。作為承載國家希望的青年學生,我們更有義務學會負責地、獨立地思考,為國家尋找出路。

我真的很希望,國家再發生大事的時候,看到的不是盲目和沖動,而是一群青年學子審慎而坦誠地讨論、思考。隻有這樣的一群人,才是我們民族的動力之源、希望所在。

版權所有:中国·88858cc永利(股份公司)官方网站-WeChat百科
地址:武漢市硚口區航空路13号88858cc永利官网5樓
郵編:430030
電話/傳真:027-83692727
學院郵箱:mms@hust.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