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交流  -  正文
我國發展非公有醫院的策略研究-2010屆博士畢業生論文摘要

作者: 時間:2010-11-01 點擊量:

我國發展非公有醫院的策略研究

博士研究生:陳良俠 導師:姚 教授

中文摘要

研究目的

基于我國新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精神關于堅持公立醫療機構為主導,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形成公立醫院與非公有醫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多元辦醫格局的原則,為進一步促進我國非公有醫院健康和公平發展,從而真正形成優質非公有醫院醫療資源,使非公有醫院能以可靠的質量和合理的費用不斷滿足人民群衆不同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深入調查研究目前我國非公有醫院存在和面臨的問題,以及各利益相關者對非公有醫院的評價和對其發展策略的觀點,并借鑒國外私立醫院發展經驗,結合理論研究,探讨和提出我國下一步發展非公有醫院的重點策略,為我國進一步完善非公有醫院政策提供參考。

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查閱大量國内外關于私立醫院發展存在問題、分類管理、政策支持、監管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及其經驗方面的公開文獻和研究成果。

現場調查:通過調查表調查和問卷調查獲取定量資料,通過深度訪談和專題組讨論獲得定性資料。對武漢市的7所非公有醫院和2所公立醫院做了典型調查并作比較,對山東省17個市的15所非公有醫院與41所公立醫院進行了醫療質量管理方面的專題典型調查并作比較。對武漢市400名醫生、360名居民和250名病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對武漢市、上海市、甯波市、濟南市的衛生局領導、非公有醫院負責人、公立醫院負責人、非公有及公立醫院的醫生和管理人員共做了33個深度訪談,召開2個專題組讨論。

理論分析:借鑒委托代理理論、規制經濟學理論(重點是激勵性規制合同設計理論和新規制經濟學的規制俘獲理論)、博弈論、衛生經濟學理論等進行理論分析。

數據統計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χ2檢驗、logistic回歸分析、兩樣本比較的Mann-Whitney U檢驗、組間比較的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 H檢驗、兩兩比較的SNK法及Games-Howell法。所有數據分析采用SPSS for Windows 12.0專業統計軟件處理。

研究結果

1. 部分非公有醫院發展較好,走上了良性發展的道路。

2. 非公有醫院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群衆的部分醫療需求。

3. 不少非公有醫院自身存在較多問題,并沒有真正形成優質醫療資源。表現為:不少非公有醫院經營理念上過于追求經濟利益;多數非公有醫院難以吸引優秀人才,人員技術力量薄弱;不少非公有醫院缺乏自律,誠信不足,醫療行為不規範甚至有欺騙行為。

4. 多數民衆對非公有醫院認知不足,存在明顯信息不對稱。

5. 部分政策或制度不完善,不利于非公有醫院公平健康發展。主要包括:非公有醫院面臨不公平待遇,加大了其發展難度;非公有醫院準入管理制度不完善;對非公有醫院的醫療價格(付費)管理制度不合理;非公有醫院分類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不完善;非營利性非公有醫院對投資者缺乏吸引力,面臨籌資困難;醫療服務信息披露和公開制度不完善;稅收政策對營利性醫院賦稅較重,各地稅收标準不統一。

6. 非公有醫院監管體制和機制不完善,監管乏力。主要包括:多頭監管、權力分散;主要監管機構缺乏獨立性和中立性;監管體系不健全;監管績效無考核、無問責機制,存在“監管俘獲”;監管方式與程序不合理;違規處罰力度較小,違規成本低。

7. 公立醫院醫療行為監管也不到位,對非公有醫院有影響。

研究結論

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我國發展非公有醫院的策略:

(一)總體思路

基于四個方面,第一,優化非公有醫院人員技術力量;第二,規避非公有醫院道德風險行為;第三,營造非公有醫院公平發展環境;第四,完善監管體制機制以提高監管效力,提出我國發展非公有醫院的各項具體策略。并應該綜合采取多種措施,發揮協同作用,以最大限度地促進非公有醫院健康發展。

(二)各項具體策略

1. 改進非公有醫院準入管理制度。調整非公有醫院機構設置和投資準入管理,加強醫務人員準入管理,提高醫務人員準入标準,加強醫療技術和醫療設備準入管理。

2.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現有醫院轉制。

3. 鼓勵發展非營利性非公有醫院,謹慎合理發展營利性醫院。一是提出了鼓勵發展非營利性非公有醫院的措施,包括拓寬非營利性非公有醫院的籌資渠道,如發行免稅債券、鼓勵居民出資等;完善醫院分類管理中對非公有醫院性質的核定原則。二是提出加強對非營利性非公有醫院的财務監管,保證其非營利性質。三是謹慎合理發展營利性醫院。合理确定其服務項目,主要允許其開展信息不對稱程度較輕的診療項目,或治療手段明确、療效确切,容易制定“臨床路徑的疾病診療項目,或非基本醫療保險不予支付費用的美容、整形、不育()症、性功能障礙等特需服務項目。盡量減少其開展目前醫學上尚無明确特效療法、治療效果不确切或難以觀察的難治性慢性病診療項目等。調整和完善營利性醫院的稅收政策,免征營業稅及其附加;降低所得稅稅率;制定專門政策明确統一稅收标準和辦法。

4. 政策上給予非公有醫院平等待遇,并且要改進政策執行機制,如明确對執行機構的具體操作要求和問責條款,以保證政策得到落實,營造其公平發展環境。

5. 進一步完善非公有醫院醫療服務信息披露和公開制度。從信息披露和公開的内容、機構、程序和方式四個方面進行完善。

6. 加強非公有醫院信用體系和制度建設。建立全國統一聯網的非公有醫院信用檔案系統,積極推行非公有醫院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管理制度。

7. 改進非公有醫院醫療價格(費用)管理制度。改變目前的按服務項目付費方式。對營利性醫院實行醫患雙方協商簽訂“單病種醫療總費用合約”制度,實行備案制,并向社會公開。對非營利性非公有醫院,在政府指導價基礎上,結合制定臨床路徑,形成單病種費用标準,實行單病種定額付費。對屬于醫療保險支付費用的服務項目,在費用支付總量上,宜實行人均定額付費制,并設置上限和下限,采取不同的結算方法,防止降低服務質量。

8. 完善非公有醫院監管體制和機制,提高監管效力。一是構建聯席會議制度。應由衛生行政部門聯合藥監、醫保、财政、審計、物價、質監、民政、工商、稅務部門等相關部門構建。二是進一步完善監管體系。建立包括政府部門監管、行業自律組織和消費者保護組織參與以及公衆輿論監督在内的較完善的現代監管體系。三是建立獨立的、專業化的監管機構。四是提高監管程序的透明度,改進監管方式。讓公衆對監管情況、監管結果有所了解;在監管方式上,适當應用“突擊式檢查”、“追蹤檢查法”、專(兼)職醫生巡回式駐點檢查。五是明确監管重點,建立非公有醫院監管績效考核和問責機制。績效考核監管目标的設置要針對目前的薄弱環節,重點包括醫療質量、醫療行為、醫療廣告、非營利性非公有醫院财務支配、醫療費用方面的指标;建立監管失職問責制度,提高社會公衆參與水平,充分發揮消費者保護組織、行業自律組織和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并接受公衆的有效問責。六是加大非公有醫院違規處罰力度,增加其違規代價。

9. 對非公有醫院和公立醫院實行同步監管。

關鍵詞:非公有醫院;發展;策略

版權所有:中国·88858cc永利(股份公司)官方网站-WeChat百科
地址:武漢市硚口區航空路13号88858cc永利官网5樓
郵編:430030
電話/傳真:027-83692727
學院郵箱:mms@hust.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