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交流  -  正文
我國醫療機構藥學服務質量定量研究2010屆博士畢業生論文摘要

作者: 時間:2010-11-01 點擊量:

我國醫療機構藥學服務質量定量研究

博士生:孫剛 師:張新平 教授

中文摘要

研究目的

系統總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來研究我國現階段醫療機構藥學服務情況,同時借鑒國外藥學服務相關研究成果,試圖找出在現階段及現有條件下提升我國醫療機構藥學服務水平可控制的主要幹預點及可行的幹預策略,為構建我國醫療機構藥學服務标準指南及衛生行政部門制定我國醫療機構藥學服務管理規範提供參考。

研究方法:

本研究綜合運用了多種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文獻法。通過圖書館、Internet網絡、期刊雜志、Medline等大量獲取國内外相關文獻資料并進行整理、分析、比較,找出對提升我國藥學服務水平的可借鑒之處。

2)專家咨詢法。由專家對課題設計和調查工具進行論證,确保研究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3)現場調查法。對東、中、西部的樣本醫療機構進行現場調查,内容包括門診藥學服務和藥房藥學服務。

4)選題小組讨論。對促進藥學服務的有關問題形成若幹個專題小組,每組組織612名患者、醫務人員、專家及有關管理人員,就所研究或調查的問題廣泛、深入、自由地交換意見和觀點,并進行歸納、分析、總結。

5)統計學方法。調查問卷用Epidata3.1軟件錄入,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主要采用均數、标準差、計數資料和率等描述性統計分析和t檢驗、秩和檢驗、χ2檢驗、Dunnetts T3多重比較法和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等分析方法。

研究結果:

理論研究

藥學服務有着深厚的質量理論内涵,是基于醫療服務質量管理理論、溝通理論而産生,目前WHO和發達國家在藥學服務方面有着廣泛的實踐。本研究在這些理論與實踐基礎上設計了以診療時間和發藥時間等指标為代表的藥學服務質量評價指标體系。

實證研究

将以上指标體系用于門診和藥房藥學服務質量評價中,主要結果如下:

1)我國醫療機構門診診療時間東中西部之間差異顯著;我國醫療機構平均門診診療時間是382.46秒(6.37分鐘),該研究值與其他國家的狀況相當。

2)我國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門診病人獲得處方藥物的比例分别為89.8%11.7%,我國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門診病人藥物期望比例分别為76.4%75.4%,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門診醫生受到病人期望影響的比例分别為92.3%83.1%

3)我國區縣級醫院藥房和社區醫療機構藥房平均發藥時間分别是77.92秒和85.66秒;我國區縣級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藥房的處方平均藥物種數分别是4.16種和4.00種;我國所有醫療機構藥房藥物實際分發比例都在98%以上。

4)我國區縣級醫院藥房的病人姓名标識率為62.91%,服藥時間标識率為61.84%,社區醫療機構藥房的病人姓名标識率為60.12%,服藥時間标識率為43.47%,這些值均與國外醫療機構藥房的藥物充分标識率研究值相近。我國區縣級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藥房的藥品通用名标識率很低,分别為40.58%30.90%

5)我國區縣級醫院藥房完全告知藥物使用方法的比例很不理想,僅為31.90%,社區醫療機構藥房完全告知藥物使用方法的比例為56.03%,相對好些;區縣級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藥房患者完全知道藥物使用方法的比例分别為71.04%66.57%,情況比較好且與國外的研究值相當。

研究結論:

1)我國醫療機構門診診療時間短且地區之間差異顯著,應盡快采取措施如減少醫生工作量等延長我國門診病人診療時間;門診醫生應與病人充分溝通并正确感知其藥物期望,以提高門診處方合理用藥水平。

2)應盡快制定醫療機構藥房藥學服務标準指南并實施差異化服務;可以從管理制度、員工培訓、硬件建設、采購和驗收、保存、使用和服務六個方面制定《藥物使用管理規範》,使藥物使用質量管理有法可依,提高行政監管的科學性。

3)可以從領導、藥學服務機制、持續的行動三個方面着手來強化醫院内部管理,促進藥學服務規範的落實。

創新性:

1)本研究從藥學服務質量理論内涵角度開展研究,結合WHO和發達國家在藥學服務方面的廣泛實踐,初步設計了以診療時間和發藥時間等指标為代表的藥學服務質量評估指标體系。

2)運用設計的藥學服務質量指标進行實證研究,主要對我國醫療機構門診和藥房的藥學服務進行了較系統全面的定量研究,這為構建我國醫療機構藥學服務标準指南及進一步完善藥學服務質量評估指标體系提供了參考依據。

關鍵詞 醫療機構 ;藥學服務 ;定量

版權所有:中国·88858cc永利(股份公司)官方网站-WeChat百科
地址:武漢市硚口區航空路13号88858cc永利官网5樓
郵編:430030
電話/傳真:027-83692727
學院郵箱:mms@hust.edu.cn

Baidu
sogou